在北方地区,感受春意最早的绿色苗木就是垂柳树了,你看,在那冰雪初消的时候,不正是绿意盎然的柳芽把春意首先带到了人间吗?
你再看,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,而垂柳已经将粒粒柳芽,抽成万条柳丝,给人们送来春天的气息,所以,诗人写道:春色先以柳芽归,春风杨柳万千条 ;不知细叶谁裁出,二月春风似剪刀!
题目如下:
柳树( )是最早的报春使者,( )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。
柳树枝干坚韧,耐水湿,不怕风吹雨打,所以,是十分理想的防浪护岸树种。
柳树木质轻柔色泽褐红,纹理顺直,湿农具.家具和农家小型建筑的优良木材。
柳树还有其他用途。它到了化学家手中,能炼出火药;在医学家手中,可作接骨夹板材料。
柳树枝( )纤细,( )很有韧性。在农村老人,妇女手中,它又会变成柳篮,柳箱,簸箕等日用品,就是柳芽,柳叶的用途也很广泛。如柳絮可作枕芯,也可作鞋垫。
柳树性喜潮湿,适应力强。在我国南方,( )是塘边河岸,( )是丘陵山地,一经扦(qiān)插,它都能扎根生长。在一般情况下,十年左右,它就能长成高达十几米,胸径二、三米的浓荫大树。所以人们说:无心插柳柳成荫。如有意栽培,它生长更快,对人的报答也更多。
阅读题:
1、说说下列三个关联词语,分别应填入原文中的哪个括号里。
虽然 但是 无论 还 不但 而且
2、你能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换种说法吗?意思不能变。
3、柳树用途很广,请简要列举出它的四个不同方面的用途。
4、无心插柳柳成荫含着的意思是 它的前半句谚语是: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5、短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柳树的?你认为最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?用一句话说明原因。
参考答案:
1. 虽然但是 无论还 不但而且。
2. 你看,在那冰雪初消的时候,正是那暗泛青的柳芽把春意带到人间。
3. 炼成火药 做接骨夹板的材料 织成篮子 柳叶做成枕芯等。
4. 有意栽花花不开。
5. 从三个方面来写的。最值得我学习的是柳树自身。可以给人们巨大的贡献。
阅读题:
1.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( )
A.浅 (qiǎn)碧 点缀 (zhu) 粘结(nin) 粘 (zhān)贴
B.褶 (zě)痕 浅 (qiǎn)碧 粘 (nin)结 粘 (nin)贴
C.商埠 (f) 点缀 (zhu) 粘 (nin)贴 粘 (zhān)结
D.船舷 (qin) 褶 (zhě)痕 粘 (nin)结 商埠 (b)
2.文中,作者选择了两个空间、两个时间看江,即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,把一个个特写镜头巧妙地连在一起,使人耳目一新。
3.美在色彩。作者如何描写暮色灯光下的色彩?这样写有什么用?
4.小火轮喷吐的煤烟,令人厌恶。然而作者把煤烟分别安排在不同的背景之中,于是出现了一幅色彩斑斓图,能表现这一图景的句子有:
5.作者为什么不厌其烦地数说江边的各种色呢?
6.清晨时候的江行是彩色的一句流露出作者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。
7.选出没有比喻的句子( )
A.长庚星闪耀得像一盏较远的电灯
B.并听不见人声,像这条划子上这样
C.看来,云好像是在太阳的后面
D.有一些帆船顺流而下,没有声音,像一些巨大的鸟
8.有人说,把这篇文章分一下行,那就近于诗了。诗歌的显著特点是节奏鲜明。本文在行文的节奏上有何特点?这样写有何作用?
9.选出能体现全文美的基调的一项( )
A. 清晨时候的江行是彩色的。
B.在任何地方,即使是古老的城外,一个轮船码头的上面。
C.是悦目,简直是美了。
D.十分青润的,是远洲上的列树,水平线上的 帆船。
10.写这篇散文,并非为了借景抒情。那作者的真正目的是什么?
参考答案:
1.A。
2.暮色幻光下,晨晖笼罩下。
3.黄色的江水,深黑的江岸,水银的光带,红色的渔灯和黝黑的帆船。作者把这些本来互不相干的色彩融洽地组合在一起,充满了诗情画意,形成了一种清新幽远的意境。
4.在烟囱的端际,它是黑色;在船影里,淡;青,米色,苍白;在斜映着的阳光里,棕黄。
5.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,作者运用多种色彩词描形绘物,增添了景物的可视性和逼真感;这色彩的变幻,也表明是经过人的重新创造,其景不纯粹是自然之景,比自然景更丰富、更见姿色。总之,作者写颜色之变化,对美的赞颂、更是对生活的赞颂。
6.作者在发现美,享受美后的一种心旷神怡的欣喜之情。
7.B、C。
8.作者把握了行文的节奏:大量的短句给人以顿挫感,而不时加入舒缓的长句又使语句参差错综,节奏缓急相间,自然和谐。其作用:一是完美地体现了作者怡然的心境,二是给读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快感和共鸣,得到极大的艺术享受。
9.B。
10.赞颂美,也是赞颂生活,更是让读者在乎凡的事物中找到美、发现美。